登陆Mac 在盖茨的建议下,微软1985年将Word移植到了苹果Mac平台上。Mac版Word能够显示不同字形、大小、高度的字体,采用了带有下拉菜单的完全鼠标驱动的图形用户界面。这些创新刺激了Mac版Word的销售,在此后至少4年时间中,Mac版Word的销售都超过了DOS版本。现在Mac版Word的销售也相当强劲。 登陆Windows 微软1989年发布了Windows版Word1.0,采用了带有下拉菜单的全鼠标驱动界面和真正的“所见即所得”显示方式。借助1990年发布的Windows3.0,Windows版Word的销售有了质的飞跃,在此后的数年中,微软巩固了PC字处理软件市场上的霸主地位。 DOS版Word也有了图形用户界面 5.5和6.0两个版本标志着DOS版Word发展到了顶峰。受Windows版本的启发,这两个版本都采用了与Windows相似的鼠标驱动界面,支持下拉菜单,“所见即所得”的图形显示方式能够以加粗、倾斜、下划线方式显示字体。 登陆其它平台 微软1992年发布了IBM OS/2版Word。IBM OS/2版Word与Windows版几乎完全相同。 微软还开发了SCO Unix版Word 1.0-5.1。SCO Unix版Word的功能与对应版本号的DOS版相似。 版本号的变迁 在发布Windows Word 1.0后,微软1991年发布了Word2.0。而此时WordPerfect发布了WordPerfect6.0软件,当时WordPerfect是Word的主要竞争对手。为了在版本号方面与对手竞争,微软决定统一DOS和Windows两个平台上的Word版本号。微软1993年发布了Word for Windows 6.0。 后来微软决定不再与对手打版本号战,而是采用了以年份为基础的版本号策略,例如Windows 95。 助手功能的诞生 1997年发布的Word 97引入了大多数用户最不喜欢的一项功能:Office助手。缺省状态下,Office助手的形象是一个会说话和跳舞的回形针,它会“刺探”用户的工作进程,告诉用户正在进行的工作。Office助手对用户帮助不大,而且干扰了用户的工作。 菜单恶作剧 微软在Word2000中引入了受到广泛置疑的界面设计变化。被称为“个性化的菜单”的这一功能的目的是提高Word的易用性。它能够记录用户最常用的菜单项,缺省状态下只显示这些菜单项,而隐藏其余的菜单项,用户需要点击一个箭头才能够看到完整的下拉菜单。用户可以关闭这一功能。 功能泛滥 对Word最常见的批评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越来越臃肿了,提供越来越多的功能,因为它试图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求。这一趋势在Word 2000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。 大多数用户都不需要Word 2000中工具条上图标能够完成的功能,也不理解这些功能。 别了,助手功能 微软在发布Word 2002时利用了用户反对助手功能的狂潮,并将之打造成了一种营销工具。微软的营销信息是:Word 2002的易用性使助手功能失去了用武之地。 微软用任务面板取代了助手功能,以一种不太干扰用户的方式向用户提供必要的帮助。 期待新一代Word 目前,Word面临着来自包括Sun的OpenOffice.org在内的免费开放源代码字处理软件,以及Google Docs等网络版字处理软件的竞争。 与前辈相比,Word 2007有了巨大的变化。传统的菜单条和工具条不见了,取代它们的是“"Ribbon”。 |